日期:2009-03-02 作者:王蔚 来源:新民晚报
“贵姓?”“姓章。”“哪个章?”“立早章。”这个国人较常见的见面问候语,回答者不知不觉间犯了一个拆字错误。按上周国家语委、教育部发布的《汉字部首表》,准确的回答应该是“音十章”。那么,这样的变化对于正确地学习和使用汉字又会带来哪些积极意义呢?
不同字典理解不同
上海市语文学会顾问、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颜逸明说,汉字的检字通常是用部首和拼音两种办法,“东汉的《说文解字》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,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,但究竟把一个字归为哪个部首,不同的字典编撰者的理解会有不同,这也是目前不同版本文字工具书的差异之处。”据了解,此次公布的《汉字部首表》是在我国1983年发布的《汉字统一部首表(草案)》基础上做适当调整和补充而形成的,还一同公布了《gb13000.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》,它们的主要内容一是主部首和附形部首的确立,二是部首排序,三是部首表的使用规则。
有利解决乱拆汉字
“比如,兄弟的弟字,它的部首有的字典是归为‘八’字部,有的是归为‘两点’部,这就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。”颜逸明教授说,出台部首表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是第一次。部首的归类是以字形的特点为原则的,即通常的以先左后右,先上后下,先外后里的顺序,比如把“彬”归到“木”部,把“闻”归到“门”部,把“颖”归到“页”部。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在介绍《汉字部首表》时说,文章的“章”从字义上来讲不应该是“立”“早”,应该是“音”“十”,因为音就是音乐,“十”表示多,多篇音乐就是“章”,而且,“音”本身就是个部首。还比如“兵”,上面应该是“斤”,下面是一横,一撇一点,而不是“丘”“八”,国家这次出台部首归部规范“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很多乱拆汉字的问题。”
语文考部首没必要
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金琳老师一直有个疑惑,就是考试时要求写出汉字的部首,但对于学生从不同工具书上查来的不同答案,不知哪个才算“标准”。颜逸明教授说,今后当然应该以新公布的《汉字部首表》为准,“但部首的归类与语文教学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。”对此,李宇明还明确提出:“不应该考学生这个部首那个部首,要是这样考的话,语文课就没有办法上了。”
金琳还说了件趣事,以前有的老师教“饿”字时会对学生解释说,“饿”的左边是食字旁,代表吃饭,我要吃饭就是饿了呀,现在看来这样的解释也是很牵强的。因为李宇明批评说,有时为了让学生好记,根本不管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,这是一种错误教法,比如说一个虫子旁加一个“我”,那是“我要成为虫子”吗?如果是女字旁加一个“我”,那又该如何解释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