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文章

冯小刚建议繁体字回归课本 传承文化还是历史倒退?-大白菜官网

[日期:2015-03-14] 来源:中国网  作者:佚名 [字体: ]

..“亲要相见、爱要有心”,著名导演冯小刚在4日进行的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建议让少量繁体字回归中小学课本,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。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络热议,在新浪微博的一项“你支持恢复部分繁体字吗?”调查中,有70%以上的网友支持恢复部分繁体字,接近60%的网友表示在自己相较于简体字更喜欢繁体字。

冯小刚:让少量繁体字回归中小学课本

冯小刚在发言中说到,左边一个“亲”右边一个“见”组成了繁体的“親”,在“爱”中加了一个“心”则是繁体的“愛”,这两字的含义是“亲要相见、爱要有心”;简化以后,变成了“亲不见、爱无心”。还有“厂”字,繁体字是“厰”,简体字成了“厂空空”,里面没东西,就剩一个厂房了。“华”的繁体字“華”,特别像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里的斗拱,非常有文化含义。

冯小刚说,上世纪50年代推行简体字是为了扫盲,让人们快速认识掌握文字。现在的形势不一样了,能不能选择100个,50个也行,或更多有含义的繁体字,增加到小学的课本里。应该也不会增加太多负担,却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。

张国立补充说:“文化要传递中国文字之美,但我们首先要明白文字中的文化含义,所以我们希望能在学校里恢复几十个,或者一两百个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。这个我们觉得很有意义。”

冯骥才委员也表示,现在确实可以考虑在课堂上给孩子讲一些繁体字。不一定会写,但应该认识,要知道文字有这样一种形式,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。

赞成者:繁体字的历史价值并未消亡

此前也有不少专家也发出过恢复繁体字的呼吁,但冯小刚此次并未使用恢复一词,只是提到希望“挑一些字回到课本中”,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赞成的声音。评论员江德斌表示,让繁体字回到课本并不意味着让繁体字取代简体字,而只是作为补充和拓展,在讲解文字时适当地追本溯源,让孩子能触摸到传统。回归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刻意使用繁体字,做到“写简识繁”。

繁体字的独特形式能更直观地表现出我国的造字法,让学生接触汉字背后的故事。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,总称六书,而繁体字就直观地显示出了个中规律。学生们学点繁体字能更加熟悉汉语文化的发展历程。

另外与简体字相比,繁体字承载了更多的美学意义和传统文化趣味,是现代汉语文化的根源。繁体字虽然失去了实用、使用价值,但它的历史价值并未完全消亡吗,因此认识繁体字并从中感悟和领会传统绝不是什么坏事。

虽然汉字的简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,但这一简化过程应是自发而非强制的。还有人指出,学习繁体字和学习文言文是一个道理:“文言文早已经被白话文取代了,我们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不是根据现实文体的需求。那么,我们为何不能让学生学一些有代表性的繁体字呢? ”

反对者:作为工具 繁体字不利于文化传播

一些反对者则认为,文字是传播文化的工具。作为工具,文字的简化是整体趋势,有利于传播更广泛的文化,繁体难学难认,甚至“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”。

评论员段鹏就认为,由于繁体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,普通民众的接触机会并不大,要求学生全部重新学繁体字会增加学业负担,且容易跟简体字课程形成冲突,甚至出现认知混淆。至于冯小刚提出的少量繁体字回归课本则意义也不大,仅仅几十个繁体字,如何去筛选、辨识、教学,都需要重新规范和安排,在学生课程如此紧张的情况下,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
目前所流行的简体字,在历史上大都是书写体,有现实需求,在人们的日常书写时,为了方便快速而故意简化字体。显然,繁体字固有的笔画太多、书写困难,是其发展的局限性,不利于知识的普及。




阅读: 次
录入:湘里伢子

语网特别申明: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,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大白菜官网的版权,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大白菜官网的版权,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。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,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涉及大白菜官网的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来函联系。

【 】 【 】 【 】
上一篇:化解汉字危机,无需英雄情结

下一篇:方言的社会功能及其与普通话的关系
相关文章         繁体字  简繁字 
发表评论


点评:
 
字数(限500字,建议200字以内):
姓名:

  •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
  •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
  •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
  •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
  •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
站内查询



 
最新文章  
 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