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同文的真諦
the true meaning of writing in one type of chinese character
吳麟
近來中國大陸的學者們,為了中華文化的復興,忙於國內國外奔走及舉辦書同文研討會。聚集了兩岸三地及國際間,對中華文化及文字有素養的學者們,討論如何重建漢字的功能與價值。這是一個令全世界華人欣慰的大事。同時中國十三億同胞,可以從漢語拼音化坎坷的路中走了出來,重新回到民族文化的懷裏。我近來常注意網絡上,有關中華文化和文字動態的信息,使我產生了不少的期待和感想。我希望能將我的關心和感想,與讀者們分享。我把它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,做個簡短的討論。
(一)什麼是正體漢字
在討論漢字復興時,須將“漢字”的定義說明白。我在這裏所稱的漢字,是我們常說的“正體字”,是根據兩千年前,許慎規納的,形、聲、意,結構原則所建立的文字。至於中國大陸稱它爲“繁體”,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名詞,是當時在執行文字拉丁字母拼音化時,為了削弱正體字的正當性而創造的。在過去兩千多年歷史的過程中,漢字隨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,人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、更多元化。為了需要,因此增加了不少新的字彙。這些新字彙也是依漢字結構的原則造成的,如化學元素中的,鐳、硒、氯等,雖然是新字,可是一看就懂。因此漢字是個非常靈活的文字系統,是跟得上時代的。字典裏有許多過時的古字,我們仍可以由字面上的結構,猜出它們表達的的意思。正體字是漢字的主體,其它漢字的形體,如簡體、行書、篆字等等,是正體字的衍生字體,是為了書寫的方便,或是為了藝術創作而用的。這些字體的結構和形式,隨作者的靈感,可以千變萬化,無限的發揮。今天若想要把簡體字規範化,作為教育和一般的傳媒用,無異於是要拆了橋樑游泳過河。因此正體字的衍生字體,是不適合作為正式文件或出版物之用的。另外一個有關正體漢字的定義,是文字的持續性,是有歷史淵源,或經受權機構認可的文字。為什麼正體字的知識非常重要呢?我舉個例子,台灣財團法人中國現代化文化基金會,做了一個《不良漢字善化之調查報告(見語言文字網站)》。目的是依中國大陸目前簡體字使用的程度,以及政策上的考量,要完全恢復正體漢字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,因此希望能幫助,將不合道理的一些簡體字,恢復原狀。方法是將對應的正體字與簡體字,呈現在接受調查民眾的面前,讓他們表達對字形、字意,接受程度的意見。結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接受調查者,指出了簡體字的缺點。可是這樣的調查,若在中國大陸進行就行不通了。因為大陸的民眾,沒有足夠的知識做文字結構和字意表達上的判斷。正體字傳承了一個有系統的文化內涵,這個調查也說明了,正體字的功能,是簡體字無法取代的。
為了兩岸三地文字的統一,語文學者們語重心長地提出“識繁寫簡”的構想。不過對於這樣的做法,我認為要非常的小心,萬一考慮不週,則會變成漢字甚至中華化文化的一個陷井。問題是如何拿捏寫簡的程度,不妨從兩個層次來看寫簡的構想:一,對於合理的“識繁寫簡”,其實已經是行之多年的事實,譬如我手寫時,常用,们、体、贝、银、湾、乱、寿等簡體字。因為這一類的簡字只限於字體,並且從字體上看仍具漢字結構的意義,所以不會影響到漢字結構原則和思維的整體性。二,不合理的“識繁寫簡”如將“牛肉麵”寫成“牛肉面”,將“蛋捲”寫成“蛋卷”,將“製造”寫成“制造”,將“遊行”寫成“游行”或將“什麼”寫成“什么”,將“防衛”寫成“防卫”,將“認可”寫成“认可”,將“一隻”寫成“一只”,將“徵收”寫成“征收”等等,造成了字彙的混淆和字體的混亂,不僅可能造成笑話,並且顛覆了整個漢字的邏輯性與功能。港、澳、台灣保存的漢字是目前瀕臨絕種的中華文化。如果將這一類的簡體字,引入港、澳、台灣的教育體系,恐將整個的漢字文化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,湮滅文化復興的種子。一個國家的文字,有一定恪守的規律和嚴肅性,就那英文來說,美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,常有被要求重修英文的;學術研究人員的稿件,被審核時對用字,用詞,和語句表達的要求往往是十分嚴格的。因此識繁寫簡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