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鸿鹄确读洪浩,北大校长对了,新华字典错了
道医研究 2018-05-06
近日,北大校长,因为“鸿鹄之志”念成“鸿hao之志”,受到网友们口诛笔伐、冷嘲热讽。
那么鹄到底是hu?还是hao?
且别着急下结论。
听听专家的意见。
专家通宵熬夜翻阅古籍,终于得出结论:
校长没念错,就是鸿鹄hao之志!
第一个证据是古文字学证据
就是铁证如山,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是中国古文字领域最权威的字典,里面有个卷四“鸟部”,专门讲各种鸟字怎么念,其中就有“鹄”:“”鹄,鸿鹄也。从鸟告声。胡沃切。”
看到了么?“胡沃切”,古文字学里面,某某切就是说发音,用“胡”的声母、“沃”的韵母,注意了,“沃”在《说文解字》里也有记载“从水,芺( yāo)声”,所以“沃”的韵母是“ao”,配上“胡”的生母“h”,是什么?是“hao”!
震惊吧?不要震惊,这就是学问,这就是历史,这就是事实!
事实上,《说文解字》《广韵》……等所有权威古文字古籍上,都说是读hao!
就是简单的形声字,很简单的音,不复杂。
下面是澤存堂本《大宋重修廣韻》,《广韵》第五卷第10页
鵠 鳥名,又姓。《姓苑》云:今東海人。胡沃切,八。
还有多部古代音韵书籍,都说鸿鹄读hao,就是简单的形声字,不读hu这种不符合形声规则的现代乱音。
包括肥沃的沃字,就是读yao,标准的形声字,也不是wo这种现代乱音。
第二个证据是文献学证据
在先秦古籍《吕氏春秋.下贤》里,里面有一句“鹄乎其羞用智虑也。”,古人注解:“鹄,通浩,大也”,看到了么?“鹄”是通假字,和“浩”通用。 校长的念法是回归了先秦时代的念法,属于传统文化的精髓。
第三个证据是音韵学证据
这个可以让杜甫大诗人作证,杜甫的一首诗《久雨期王将军不至》 ,其中有几句:
“泉源泠泠杂猿狖,泥泞漠漠饥鸿鹄。岁前者坐皮因问毛,知子历险人马劳。异兽如飞星宿落,应弦不碍苍山高。安得突骑只五千,崒然眉骨皆尔曹。走平乱世相催促,一豁明主正郁陶。忆昔范增碎玉斗,未使吴兵著白袍。”
看到没?律诗都是押韵的,看看诗句的最后一个字,鹄、劳、高、曹、陶、袍,都是押韵,压的是“ao”!
用现代汉语读,是永远无法欣赏到唐诗宋词的精彩神韵的。
这三个铁证,分明从不同学科予以论证,结论已经很明显了。
北大校长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,他的古典传统学术修养,其实和陈寅恪、季羡林等人不相上下,只是因为职务的限制,才没有以国学大师的身份出现。
他之所以把“鸿鹄之志”念为“鸿hao之志”,其实只是含蓄地纠正《新华字典》等书的错误而已。
只是一些不学无术以及一些嫉妒北大的人,才会有意无意地误解校长!甚至把他跟清华大学的“侉离分裂”,人民大学的“七月流火”并称“中关村三大白字校长”!
呜呼!燕雀焉知鸿鹄之志!
对了,另外还有一个强烈建议,初中语文教科书立即将陈胜吴广那篇课文里的“鸿鹄之志”读音纠正!
其实,现代汉语读音非常混乱,几乎完全失去了古汉语的音韵美,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记忆量,极大的增大了学习难度,恢复古汉语读音,势在必行。
同时,我们看到,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,让学生严格的读音笔画笔顺都不能错,过分的注重这种细节,就让学生丧失了全局统筹能力。很多聪明的优秀学生是不在意这些东西的。
事实上,汉语本是非常自由的,在古代,很多大文豪都写错别字,李白苏轼司马迁……现在叫做是通假字,写字笔顺也没有规范,读音基本都是简单的形声,更不是不能多或者少笔画。
然而,近代给汉语加上了非常重的枷锁,读错音不行,写错字不行……然而我们看到,北大清华人大的校长们,都不在意这些细节,而正是不在意不计较这些细节,才能自由的放飞思想。
连央视主持人董卿都把“灯市如昼”读成“书”,语文老师说的读音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即使常用字不会读,一样当优秀的央视主持人!一样高考出好成绩。
语言本来没有那么多的限制,没有那么多的规矩。重要的是宏观思想,而不是训诂细节。
ps,北大校长林建华是我国优秀的化学家。而且类似情况还不少,清华校长人大校长都在公共场合读错字。
读错字,一样当大科学家,物理学家,当北大清华人大的校长,当优秀的央视主持人。
很多语文老师都应该深刻的反思自己,错一个字罚抄100遍,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读错一个字就批评学生,值得吗?
而作为学生,我们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,成功的关键在于思想,而不是这些字音字形的细节。不可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时光耗费在这样的惩罚式学习上。
应该道歉的不是北大校长,而是搞乱汉语的。这件事情包括语文老师也是受害者。